我軍研究員稱殲-31可能系未來我國艦載機雛形

作為第一艘航母試驗平臺,艦載機的選擇,還是以實用、可靠、成熟為基本標準,技術研究過程中風險不能太大。
有人說艦載機是航母的手臂,航母的“爪牙”是否鋒利,關鍵要看艦載機的戰斗力如何。
著名軍事評論員、國家安全政策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、空軍少將喬良24日表示,中國已經擁有自己的艦載機,而且性能良好。喬良說,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選拔優秀的飛行員進入海軍的艦長訓練班,為有朝一日擁有航母進行訓練,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將近30年的工作,應該說,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。
海軍裝備研究院研究員侯建軍稱,艦載機應有良好的起飛性能和低速操縱性;駕駛艙的視野要開闊,在母艦和飛機上還應裝有特殊的導航設備,便于駕駛員對準甲板跑道;起落架應使用特殊的材質,以保證較大撞擊下的強度;為了少占甲板面積和便于在艦上機庫內存放,艦載機的機翼、垂尾或機頭在停放時要能折轉;此外,飛機要有較好的防腐蝕措施。
不久前有報道顯示,解放軍海軍一直在對殲-15戰斗機進行試飛,該機能夠在“遼寧艦”上起降。那么,中國首艘航母到底搭載什么戰斗機?有人推測說艦載機可能是殲-31。
就此,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杜文龍稱,作為第一艘航母試驗平臺,艦載機的選擇,還是以實用、可靠、成熟為基本標準;首先要和這艘航空母艦配合起來,能夠讓它發揮功能,技術研究過程中風險不能太大。殲-31即引發熱議的“粽子機”,杜文龍表示,“總的感覺大家對‘粽子機’充滿期待,如果網友的猜想是合理的話,我想這也是中國下一代艦載機的雛形。”